別浦
別浦
初2023屆11班 鄧思源 指導老師:楊昕楠
驀然回首,燈火闌珊處,透過大紅色的燈紙,迷離燈影中,再現出舊年的影子。我剛想定睛一看,影子卻忽又作散。朦朦朧朧中,如灌醉了一般,不知不覺間被時間捆綁,乘時間的小舟,隨時間的波流一路向前。
躊躇地踏上了船。我握起船槳,質感顯得有點粗糙,仿佛能撫摸其木質的滄桑與時間鐫刻的傷痕,更能嗅到木頭的氣息和時間的傷感。多少渡人也曾搖動這槳,渡過這時間的波流;又有多少人沒能渡過,而葬在了彼岸,而后,筑起一座孤墳。
看著這船槳的斑駁,折射出時間的鋒芒。我的心緒為之牽動:我激動,因為新年與未來充滿幸福與希冀;我又倍感傷懷,我留戀美好的舊年,不舍將其草率遺棄。一切既是偶然,又是必然。在這透支的舊年中,那些令人溫暖的一個個瞬間,令人傷感的一次次離別,于現在的我而言,都是值得懷戀與感恩的幸福和溫馨。
我們都是時間里的人兒,我們都被時間所禁錮,這讓我們在離別時不能再執手同行。我別無選擇,不得不無奈解開系船的麻繩,雙手握住船槳,輕輕搖動。船離開江岸,如游子離家一般,悲涼而滄桑。我繼續搖著槳,槳聲蕩漾在孤獨的江面,“汩汩”“汩汩”,如一個孤獨的人兒在哭泣,似乎在訴說心中的不甘,如我一般不愿與我的舊年草草了結。
我停下槳來,回首望去,見暮靄沉沉,江霧氤氳,千里煙波,只留下江水與我獨斷腸。無奈,無奈,連舊年的影子我也不能回味一次。我看向水面,從江頭到船尾,一圈圈漣漪鐫刻在琉璃般的水面,折射出燈火的影子。我頗為振奮,舊年啊,原來你被藏在了時間的波流里。后岸青山雖不在,但這一江水,有如“六朝舊事隨流水”一般。讓我在其中看見舊年,遇見往昔歲月。
繼續搖起船槳,漣漪不斷蕩漾,一圈一圈排列在船后,然后逐漸被拉長,如梵高《星夜》中的那一團團星云,被油印到了水中,整個宇宙仿佛都被這時間的波流所包羅。我凝望漣漪,在水花中回味著我的舊年。這一切都沒變,但一切都好像變了??粗f年中的這些那些,再讓我為她進行一次深情的告白。
在告白中,不知不覺地撞上了彼岸的碼頭。“當”的一聲,如午夜的鐘聲一般響徹我的心。我知道,我該下船了。無奈,只好放下手中的船槳,屹立在碼頭,前方有不一樣的風景,正在吸引著我走上前去。我猛然間心中一震,又一次驀然回首,眼前是我跨過的大河,這條屬于時間的大河。當我想尋找舊年的漣漪再度回味時,水面默然,將漣漪沖刷干凈,不留下半點蛛絲馬跡。我只聽見江水傳來時間奔流的聲音。舊年的影子,我是再也無法看見,因為她已經匯入時間的波流中封存而成為陳年舊事,被鎖上了時間的烙印。
而我要做的,是在新年里,在時間的波流里,開啟一次嶄新的大航海,讓船舷旁的漣漪豪放地修飾我壯麗的航行。
個人簡介:
鄧思源,生于仙山峨眉腳下,受山中溪水洗禮。自幼熱愛唐詩宋詞,在詩詞意象中領略跨越千年的濃情厚意。隨年歲增長又熱衷外國文學,震撼于但丁之《神曲》,癡迷于加繆的怪誕文學,常沉浸于卡夫卡式的經典而無法自拔。除愛好文學之外,對音樂有著熱烈的渴望,撫琴奏曲,賦歌寫曲,用音符點綴人生;閑暇之余,翻看家中碑帖拓本,提筆書寫漢隸唐楷,在書畫間賞風骨情操、品文字魅力。